【嘉宾观点】于贵瑞:深入开展生态碳汇研究,实现3060的双碳目标

 

编者按:2021年10月13日,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绿色创新发展中心、中国能源网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协办的“中国生态碳汇的潜力与政策支持”研讨会在京举行。在本次研讨会上,林业、农业、湿地、草原、海洋等各个碳汇研究领域最前沿的专家对生态碳汇的开发潜力、能力建设、交易机制、市场障碍和政策支持等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和讨论。本期摘要取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于贵瑞院士的主旨发言“深入开展生态碳汇研究,实现3060的双碳目标”。

 

视频回看 

 

 

 

嘉宾观点精华

 

 针对党中央提出的3060目标,于院士认为是源于四个目的。第一个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政治承诺,也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负责任行动。第二是国家应对世界百年大变局以及追求未来50年快速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振兴中华的重大举措。第三是改变中国目前社会发展模式、促进科技进步、催生新型生态经济的倒逼机制。第四是利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引领新一轮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100亿吨,占全球的28%。对于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如此大的排放量,到2030年碳达峰到底多少合适?控制到什么程度?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什么样的标准?它的碳中和状态是什么?这都是科学问题。到2060年,中国通过人为活动或者借助自然力量所固定的二氧化碳能否抵消我们工业和能源方面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现在就要去思考到2060年我们经过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措施和各种CCUS措施能固定多少二氧化碳。

 

 所有的碳中和路径都需要在2049年中国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框架下进行设计。所以需要变革传统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碳中和行动,可能实现两方面宏观目标:第一,倒逼能源和工业行业的减排,促进技术进步,使社会发展模式尽快转型。第二,实现以碳中和为引擎的新型生态经济体系,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这需要通过社会综合体系进行努力,这个体系大致可以用三条基本途径、四项基本措施概括出来。

 

 三条基本途径为能源供给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三者相互协同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目标具体的表达是人类活动的净二氧化碳排放量趋近于零。通过减排、保碳、增汇、封存四项基本措施共同发力才可能实现这样艰巨的目标。

 

 生态系统碳汇在碳中和当中如何发挥作用?基本理念就是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基于自然的碳中和途径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加上4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整体布局。在生态系统碳汇中有四条基本路径。第一是传统的森林减排增汇(LULUCF)。第二自然碳汇管护。第三通过生态工程增加相应的固碳能力(REDD++)。第四基于生物技术的碳捕集和碳封存技术,即BioCU和BioCS。最后这条途径的研发推广普及可能具有很大潜力,因为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自然科学规律实施的。

 

 

 

 于院士建议通过统筹中国的陆地、江湖和海洋,使我们的陆地碳循环过程更加合理,使现有的碳储量和碳汇能力提高一倍。通过40年的努力把现有的固碳量和每年的固碳能力再翻一倍,也就是大约相当于每年25亿-30亿吨左右的固碳能力,使中国还留有30亿吨左右的化石能源调控空间。

 

 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一就是要去研究中国现有的碳储量到底有多大,翻一倍有没有可能。中国目前陆地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大约为3653亿吨二氧化碳,还具备很大的碳储存潜力。重点要做四件事。第一,发展绿色低碳农林产业。第二,构建国家自然碳汇保护体系。第三,统筹国土空间绿化与生态增汇,探索农业生态工程的增汇途径。第四,生物碳封存和碳利用,这需要研究如何发展新一代未来生物工程技术,如何开发新型BioCUS 关键技术及模式。

 

 于院士最后表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碳汇功能,过去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未来要努力实现倍增目标,为中华民族的碳中和做出应有贡献。这件事任务艰巨,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国家的行动、公众的参与、财政的投入、科技的保障必不可少。

 

 

  文稿整理/廖瑞兰  编辑/韩迪  摄影/陈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