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能源转型:民间对话与交流”边会在COP28中国角举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迪拜召开期间,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主办的“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能源转型:民间对话与交流”主题边会在中国角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欧洲的专家围绕全球能源转型进展、挑战和下一步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一司司长张立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高度重视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为全球能源绿色清洁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中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与各国绿色发展战略对接和合作,促进全球绿色清洁转型。接下来,各方需要携起手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采取务实行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为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务院参事石勇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其对能源转型的影响。他认为,数字技术将直接推动全球能源绿色化转型。但考虑到数据中心的高耗能问题,他建议,数据中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的区域分布情况。此外,加强数字技术在能效管理、数字化调度、数据预测和模拟等方面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陈丹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密集和高效的环境-能源-气候政策的实施和支持下,以2%的二氧化碳年增长支持了7%的GDP增长,并实现了减污降碳的协同和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能源转型速度之快令人瞩目。在转型过程中,我国需要进一步重视转型中的公正问题。考虑到东西部、南北方在煤炭/风光资源禀赋、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环境成本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不同区域在未来的能源转型过程中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以实现整体能源转型为目标的总前提下,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

 

 

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Nate Hultman首先介绍了美国能源转型进展,在他看来,联邦层面长期且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各州/地方层面极具针对性的转型政策是美国能源转型得以推进的关键。与中国“自上而下”的系统政策体系不同,美国能源转型的更多动力还来自于“自下而上”的推动。他提到,中美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很多类似的挑战,交流和合作空间巨大,《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将为两国在气候和能源方面的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超越煤炭联盟秘书长Juila Skorupska表示,欧盟和欧洲国家在能源转型,特别是退煤方面的决心依然坚定,减少能源需求将是欧洲缓解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在主旨演讲中,她以波兰中西部的大波兰地区为例,介绍了欧洲在能源公正转型方面的经验。

 

 

在圆桌对话环节,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王镝、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主管Ryna Cui、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董事莫争春、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Agora)工业部门负责人Frank Peter和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进一步围绕中国、美国、欧洲在能源转型政策差异和各自在能源转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未来中、美、欧应在推动各国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分享转型经验,切实加速全球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