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走向公正转型的未来:绿色转型对中国不同区域的影响
Download Report(English version)
日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与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公正转型政策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联合报告《走向公正转型的未来:绿色转型对中国不同区域的影响》(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山西省为例,深入分析了能源转型对煤炭资源型省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有关部门、智库、国际组织等不同领域的利益相关方参与。
作为中国主要的煤炭资源型省份之一,山西省拥有中国超过 20% 的煤炭储量,雇佣了全国煤炭工人总数的37%,在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下,山西省将面临经济增长、低碳转型、促进就业多重压力。
报告预测,2025-2030年间,伴随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和煤矿智能化建设,山西省煤炭开采和煤电行业的直接就业岗位数量将有所下降。考虑煤炭行业是山西省支柱产业之一,煤炭直接就业岗位变化影响着更多间接就业岗位,因此,到2030年山西省煤炭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也将损失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但与此同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绿色就业岗位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煤炭行业就业岗位的损失。
为更好地推进省级层面公正转型,报告建议,在国家层面,可以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建立国家协调机制,并制定各省煤炭消费和生产的明确预期,注重区域公平,以推动公平和协调的转型。在省级层面,应推动经济多元化,战略性地吸引和发展替代产业,同时积极利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机会,构建关联产业链。与此同时,报告也建议应支持企业转型,促进企业与学术机构合作以加速技术创新,并考虑将环境和社会成果纳入国有企业评估体系;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措施,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此外,报告提出要创新资金支持机制,试点转型金融标准和探索混合金融的方式,并撬动私营资本以支持包容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