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对话】中国生态碳汇的潜力与政策支持

 

编者按:2021年10月13日,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绿色创新发展中心、中国能源网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协办的“中国生态碳汇的潜力与政策支持”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上林业、农业、湿地、草原、海洋等各个碳汇研究领域最前沿的专家对生态碳汇的开发潜力、能力建设、交易机制、市场障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讨论。本期刊发的是嘉宾发言和嘉宾点评环节。

 

 
 

嘉宾观点精华

 

      北京汇智绿色资源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博士李金良表示,林业已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IPCC 2007年的报告就指出林业具有多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经济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巴黎协定》把林业条款单列出来,鼓励2020年后各国采取行动保护增强森林碳库和碳汇,继续鼓励发展中国家实施和支持REDD+行动,尤其强调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等非碳协同效益。

 

 去年《Nature》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表明中国的碳汇被低估了。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平均吸收40.7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吸收了同期人为碳排放量的45%。其中林业做了很大贡献。中国是森林面积增加最快最多的国家,现有森林覆盖率23.04%,人工林近8000万公顷,并且60%以上是人工林的中幼龄林,急需抚育经营,提质增效,通过科学经营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固碳能力。2019年国家发布的温室气体清单数据表明,中国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汇将近10-11亿吨,不仅贡献已经很大,而且蕴含很大的潜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体制研究室主任金书秦表示,中国农业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折合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的7%~8%,与农业GDP占比高度一致。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氮氧化物和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占1/4左右,主要来自农业机械的能源消耗。

 

 十三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在减碳上主要是化肥减量。化肥最高的时候是2015年,大约是6022万吨,到2020年大概是5300万吨,减少了700多万吨。十三五比十二五累计减少1200万吨左右。这个减量非常巨大,对温室气体减排做出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柴油使用量到2018年就达到2003万吨。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占比已经超过化肥成为农业第一大排放源,而农业机械化还有提升空间,因此农业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还将进一步上升。

 

 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也发生变化,生活水平提高带动能源消耗增加。这些都将为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带来挑战。

 

 双碳战略为农业农村提供了促进进一步绿色转型的契机,我们要讲好农业绿色转型的故事,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农产品的优质化。

 

 TNC中国首席科学官张小全表示,全球湿地占陆地的4-6%,大约为500多万平方公里,碳储量占12%-24%,湿地生态系统向大气排放的甲烷占全球排放量的20%-25%。中国湿地目前碳汇能力较弱,每年大约吸收4千多万吨二氧化碳,但同时排放约170万吨甲烷,相当于4千余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两者大致相抵,因此中国湿地目前碳汇能力较弱。

 我们和十多家机构合作,对提升森林、农业和草原、湿地碳汇能力的20多种措施进行了增汇潜力与成本分析,结果显示全球增汇潜力是每年238亿吨二氧化碳,湿地贡献27亿吨。若按照增汇成本来分类,每吨成本小于100美元的碳汇潜力是113亿吨,湿地贡献15亿吨。成本低于每吨10美元的增汇潜力是40亿吨,湿地贡献7.8亿吨。

 

 湿地碳汇有赖于植被。相对森林生态系统,滨海湿地面积小得多,但是其碳吸收速率高得多,大多固碳在土壤中。三大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泥炭地、滨海湿地可以一直累积达到成千上万年。而森林和农田则有碳汇饱和现象。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光程表示,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固碳功能,得益于它们高的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壤的碳埋藏能力,它们土壤缺氧厌氧的环境有利于有机碳的长期保存。由于蓝碳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消浪缓流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保护和修复这些生态系统可以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活动。我国同时拥有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三种蓝碳生态系统,但长期的开发活动造成我国蓝碳生态资源的丧失,在有限面积的湿地上开展生态修复产生的固碳效益也有限。针对我国的蓝碳资源特点,我国在通过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增汇的同时,应充分关注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净化水体环境、海岸防护、提供社区生计等功能,实现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质量的提升,加强海岸带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副所长、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谭显春表示,林业、农业、湿地、草原、海洋生态系统的碳汇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不一样,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急需更多的科学研究,助力碳汇提升。各领域报告都提到碳汇交易,反映了两个特点:一是关于山水林田湖的税收财政政策都分散在各个部委,二是补贴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的梳理。透过以上这两个问题,如何实现未来碳汇对双碳的贡献,特别是如何规划近中远期不同的增汇路径、以及对增汇路径如何算账是需要考虑的。

 

 可以对森林碳汇不同主体的资金进行系统性分析,重点关注碳汇交易。不管是绿色金融还是气候融资都鼓励多元化资金,后续如何扩展资金多元化,支持碳汇交易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另外,前面各领域的碳汇实践也反映了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层面,对各领域碳汇的具体项目,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政策?这都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政策支撑。

 

文稿整理/廖瑞兰  编辑/韩迪  摄影/陈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