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福建省“双碳”目标与行动路线图研究报告
2023年11月3日,福建省“双碳”目标及行动路线图研讨会在福州举办,该会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福建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福建省碳中和学会协办,福建省数智双碳创新研究院承办。围绕福建“双碳”行动成果和未来发展路径,来自福建省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省内外智库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行业组织与企业高层进行了研讨交流。会上还发布了福建省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相关研究成果。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以及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自贸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任务,福建省需要兼顾经济稳健增长和绿色低碳转型。当前,福建省能源消费需求仍呈现刚性增长趋势,高耗能、高碳行业占比偏高,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较大但自给率低。这些特点使得福建省在能源供应安全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都面临较大压力,低碳转型亟待加速。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助力福建省实现“双碳”目标,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2000-2020年福建省及省内9个地级市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和主导因素,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驱动因素进行了预测和分解,并针对全省及9个地级市提出了具体的低碳发展路径建议。
福建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王远教授介绍称,在过去20多年间,福建省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从逐年增长转为趋于平稳,但尚未出现稳定下降趋势。从实际数据来看,福建省接近10%的GDP年均增速背后,是7.7%的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和7.6%的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
从部门看,工业、交通运输业是福建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门,在全省碳排放总量中占比分别为68.5%和10.3%。从地级市情况看,研究涉及的9个地级市在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其变化趋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泉州、漳州、宁德、莆田等地级市的碳排放量在福建省内占比排名靠前,仍需持续提升闽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加大减排力度,加快经济绿色发展转型进程。具体而言,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是福州、宁德、莆田、厦门、漳州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部门,上述地级市应把该行业作为接下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泉州、三明和龙岩则要把节能减排重点分别放在石油化工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针对福建省中长期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研究团队基于近年来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参考现行政策内容,设置了“低-中-高”三种发展情景,以模拟未来二氧化碳排放的发展趋势。预测显示,福建省有望在2030年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甚至有望提前达峰。同时,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驱动因子的分解分析,研究提出,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将显著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增长。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补充道,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对福建省“双碳”工作推进至关重要。清洁低碳、安全和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建设将有效改善能源结构和降低能源强度,助力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风力资源禀赋出众,同时也具备发展核电的条件,可以通过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产业、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等路径加快能源转型。此外,福建拥有丰富的碳汇资源,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发展高碳汇林业,提升海洋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固碳减碳能力,将生态碳汇与空间规划进行协同等举措也将对福建省“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助力。福建省在“双碳”目标落实、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和研究机构需要持续深入研究,为福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学分析和行动方案设计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