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观点】Giulio Ferrini:推进建成环境的公正转型
COP29期间,中美欧民间对话边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该边会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和欧洲智库E3G共同主办。人权与商业研究所(IHRB)建成环境项目负责人Giulio Ferrini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全文(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本人确认):
过去两年来,IHRB一直致力于开展全球脱碳举措有效性研究,重点关注建成环境或者说建筑领域。我们认识到城市层面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地方性层面,可以在响应当地公民需求的背景下推动气候行动。我们认为,城市具有推进有效、包容和公正的气候行动的六大力量,包括立法和政策、空间规划、财政支出及相关措施、政府采购、公有产权管理、能力建设和政策倡导。
立法和政策虽然取决于国家的整体环境,但通常情况下,立法和法规会贯彻到地方或者城市一级。通过空间规划,可以决定在哪里进行开发以及进行何种开发,并创建一个能够推动脱碳的有利框架。直接支出和财政措施——某些欧盟层面的税收制度会被传递至地方层面,因此从当地企业和个人征收的税款可以在基层使用,而这种杠杆作用可以通过采购来真正发挥。政府采购在推动良好商业实践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地方政府通常自己拥有土地和建筑物,他们可以在那里实际展示最佳实践,最后一个是能力建设和倡导,也就是与该地区甚至国际上的其他城市进行对话,以激发进一步的气候行动。
我们从人权角度考察公正转型时,有四个视角:住房权、劳工权、空间正义以及参与和对话。在欧洲的一些地区,一些初衷良好的脱碳举措给当地带来了居民权益上的不公正,导致了当地人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抵制。例如,某地政府推动的大规模建筑改造,未能充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其在住房成本上的负担加重。又如,部分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针对住房进行的绿色改造方案,虽然有助于推动环保,但未能妥善处理租金上涨问题,造成了部分居民因无法承担新租金而面临被迫搬迁的困境。最后一个例子是黄金签证。马耳他推出了黄金签证,作为驱动投资改善建筑存量的方式,外国投资者只要改善建筑存量,即可获得国籍和在该国居留的权利。一份独立研究对此的结论是,这种计划使群众的住房负担能力变得更差,特别是对于边缘化社区。这些问题加剧了居民的不满情绪,导致了欧洲随处可见的“绿色抵制”,也就是对绿色低碳举措的抵制,诸如法国的“黄背心”运动、德国针对热泵安装的抗议等,反映出脱碳行动和社会公正之间的紧张关系。
幸运的是,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气候转型和脱碳举措,得益于伙伴关系和城市层面的行动,促进和保障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比利时,某地的大规模的翻新计划,采取了保障措施,要求租金的年度涨幅不得超过通货膨胀率,以防止居民因过高的租金而被驱逐。在里斯本和雅典,欧盟资助的许多举措比过去更具参与性,实际上让社区参与设计或评估这些举措在当地如何发挥作用。在瑞典,城市利用公共采购的举措确保大规模改造项目能够保留现有社区,避免原有居民的流离失所,同时也能推动新的劳动力形成,从而确保以前没有工作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个人能够发展绿色技能,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
从总体趋势上看,欧盟的存在确实成为了提高地方气候行动目标和促进跨区域伙伴关系的重要驱动力。另一个大趋势是城市在脱碳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它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方法,以满足当地社区的需求。我们认为住房问题在欧洲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强调了对话和参与的重要性,以及在推行变革性实践之前建立系统性保障措施的重要性,以确保边缘化社区不会受到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去年6月,欧盟进入选举期,给气候行动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气候目标实际上并没有降低,只是在叙事方面略有转变,更加注重包容性,不让社区掉队。只要以各个层级和利益相关方的协同为基础,将资金导向地方并以公众、社区的需求为出发点,就可以发展出自下而上的、包容性的转型举措。这种从地方到国家的多层级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气候行动既能推动绿色转型,又能保障社会公平。